第231章 安排丛林之王(求订阅)-《无敌原始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为了减轻牛车本身的重量,现在又有了全套的青铜工具,可以尝试制作中空的车轱辘。

    “辋”可以尝试使用坚硬又带有韧性的木料整体弯制,辋和毂之间用辐条连接,这样还可以减少颠簸的幅度。

    王天一边在纸上画着草图,一边给刘备讲解这种由辋、毂、辐条组成的车轮的注意事项,大手也在一旁认真的听着,有些部件需要用的金属材质,王天也仔细的对他说了这些工件的要求。

    “现在部落里已经没有了青铜材料,这个等以后再弄,你们先把雪橇车和爬犁做出来,这是要用来拉重物的,所以一定要造得结实些,有了这些车辆,冬天去拉矿石会比平时走水路更方便运输。”

    雪橇车分为两种,一种全封闭带顶的,这个专门用来坐人,坐在里面人不会感觉到寒冷,王天打算做好之后,带上两个丫头来一场携美同行的兜风。

    另一种叫做爬犁的就是敞篷货车了,这样方便拉运货物,或许可以将它改进成方便安装车轱辘的结构,这样就能够做到两用。

    但无论是否改进,这三辆雪橇车都只能在河道等为数不多的地方行驶,如果想要前往草原的话,就只剩下骑马或者是滑雪板这个选项,因为没有“马路”可供这么宽的车体前进。

    “哦对了,大手你做几个方形的坯料浇筑模具,我们这次要将铜锡矿石初步练制之后再装车带回,先前那些模具形状太随意,不方便装车。”

    王天交代清楚之后就叫上两只虎崽离开了祠堂,他抱起一只,另外一只屁颠屁颠的跟着,两只虎崽已经到了断奶的时候,最近的食量惊人。

    每次都要吃掉10多公斤的肉块,王天已经感觉到饲养的压力了,而且它们只吃肉不吃鱼,这一点让巫尤其感觉心疼,因为部落的肉食并不多,鱼肉的获取相对容易许多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王天一直在训练他们捕猎的技巧,一边又打算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。

    王天想起了清朝的一本史料笔记《清稗类钞》中的记载,说是贵州一带多山,老虎也多,这个地域的估计都是华南虎。

    “黔多山,重峦山谷间时有虎迹。”这么宝贵的畜力资源当然不能浪费,于是当地的山民很有创意的想到要将这山大王训练成耕田的牲口。(“能代耕牛之役”)

    要把老虎变耕牛,第一步就是要开始改变它的饮食结构,山民向笼子里投放煮熟的谷物,然后在谷物当中稍微夹杂

    一点肉食,这就和天龙部落为五只神犬太郎准备的食物差不多。

    有了五只神犬太郎做榜样,王天原本以为能够让两只虎崽习惯这样的食物,却没有想到两只小虎崽根本就不接受。

    老虎本来就是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的存在,当然不屑于这种植物类食品,自然是不会吃的,王天也觉得剥夺它们吃肉的权利过于残忍,也就没有向贵州的山民对待老虎那样故意饿上它们几天后,强行改变它们的饮食习惯。

    至于用更残忍的方法:用铁锤将它们的利牙敲掉,用大剪将它们的爪子剪掉,让其不再具备攻击性的装备,(“使平贴如牛蹄”),王天更是做不出来。

    原先收养它们只不过是得到的太过于突然,又下不了狠心扔掉它们,这才一步步的把他们养了出来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的食量实在太大,据后世科学统计,老虎一次吃肉的数量在30公斤左右,两只成年老虎一天就得60公斤的肉食,王天虽然有矿,却也表示养不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