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7章 剑指扶桑-《红楼琏二爷》
第(2/3)页
如此将来才有登堂入阁的机会。
顾丹枫没有张溯那样的家世和心气。
张溯不但比他更早中举,而且人家早早就成为了四皇子的伴读。
可以想见,张溯一旦金榜题名,有这层关系在,将来的仕途必定是一片坦途。
而他……
此番乡试得中已经令他觉得用尽了全力,对于明春的春闱,他并无太大的把握。
想到当初贾琏征辟他到兵马司衙门当“师爷”那段日子,他不由得开始思考。
或许,给这样的人物当个门客,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。
……
一场朝廷安排的宣扬征辽大军军威的游行活动,直到晌午全军进入皇城之后方才结束。
三军将士由礼部和户部的官员接待,在偌大的禁军校场集合,吃庆功酒。
而贾琏,则是被传召至南书房述职。
“臣贾琏,叩请吾皇圣安。”
“朕安,平身吧。”
相隔近半年,君臣二人再次在这南书房见面,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。
宁康帝也难得的没有用随意的态度,而是坐在龙椅上目光灼灼的看着英武不凡的贾琏,半晌后郑重的说道:“这一战,打的很漂亮。”
得闻宁康帝的夸赞,贾琏原本正色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,十分没将军样的嘿嘿道:“幸不辱命。”
“哼。”
宁康帝轻哼一声,也不与贾琏计较。
沉吟片刻,他问道:“那新式战船和舰炮,真那么厉害,一战就将建奴主力打残了?”
外人,甚至连普通官员或许都不清楚此战的具体细节。
但是作为极端关注辽东战局的宁康帝,当然将贾琏所有的战报都反复观看过,并且用水溶等人的奏报对比校验过。
所以他很清楚。
贾琏这一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胜,除了他策略用的恰到好处,最主要的就是,那初次在战场上亮相的战船和舰炮,给了建奴迎头痛击。
老实说,一开始支持贾琏建造军港,打造新式战船,将大量火炮搬上战船,确实是受到了一些贾琏的蛊惑。
他没有想到按照贾琏的标准建造,那玩意儿那么花钱。
所以,在中途他是有点后悔的。
这也是他后面不再给予大量资金支持,而是让贾琏自筹的原因。
朝廷困难是一个原因,他怕回不了本也是一个原因。
没想到,这些新式战船第一次拉出去实战,就打了如此漂亮的一仗。
不得不说,他感觉到万分的惊喜。
贾琏居然没有骗他。
贾琏何等老奸巨猾,见状立马知道是让大老板加大投资的机会。
于是十分自然的点头道:“陛下是没有看见,那建奴一开始是何等嚣张和愤怒,将我军围困在海湾之内,一副要吃定我们的样子。
哪怕在看见我方战船大批出现的时候,他们也没有后撤半步。
因为他们打心眼里就不觉得,那些战船能够对他们造成多大的威胁。
直到他们完全被我方舰炮的射程覆盖,无数的炮弹落到他们的军阵之中,将他们炸的四分五裂,抱头鼠窜之时,他们或许才感到后悔。
或许舰船和舰炮,不可能在将来的每一战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,因为我们的敌人在知道我们有如此利器之后,必然会想尽办法的研究和防备。
但是臣还是想说。
只要我军有如此利器在,将来广阔的大海上,一定有我军一席之地。
就比如若是我军想要征讨朝鲜或者扶桑。
有这些坚船利炮在,至少可以保证,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地盘上,任意选择一个地方登陆,而不会担心被他们赶下海。”
有实际战果在前,宁康帝并不怀疑贾琏的话。
他甚至下意识的跟着贾琏的话语,思考起了征讨朝鲜和扶桑的可行性。
朝鲜也就罢了,如今的朝鲜王还是很识趣的,又是自己的藩属国,不便征讨。
但是那扶桑可就该死了。
倭奴之祸,比之建奴之祸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况且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海上蛮夷之国,自古以来不少君主都想要发兵征讨。
却终究有心而无力。
若是真的能够在他手中将倭寇覆灭,甚至将扶桑之土纳入大魏的版图……
此功,可昭告天地神明。
若真能如此,他不但可以完全正视他的父皇和那些批判他的老顽固,甚至他都敢直接封禅。
“关于扶桑,你知之多少?”
宁康帝下意识的问了一句,旋即有些后悔。
他知道,这话一出,肯定会让贾琏误会。
果不其然,贾琏一听眼睛都亮了,立马道:“陛下,扶桑虽然只是一个岛国,但是它其实并不小,人口数量也较多。
更重要的是,臣知道扶桑国有一座巨大的银矿,据传其储量十分惊人!”
“哦,何等惊人?”
宁康帝坐正身体。
朝廷现在不是正缺钱嘛……
贾琏十分郑重的道:“据传其储量,足有数万万两,足够抵我大魏十年岁入。”
“当真?”
宁康帝眼中,爆射出熊熊的精光。
他有些怀疑,一座银矿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储量。
但是贾琏却十分自信的道:“不但如此,据传这座银矿还是露天银矿,十分便宜开采。
此乃天授予陛下之财富,陛下岂无意乎?”
宁康帝站了起来,左右踱步。
别以为帝王就不爱钱财。
只是能让他们见猎心喜的量不一样。
任何一个有雄心的皇帝,都不会嫌弃自己国库中的存银太多。
更别说,还是可以抵十年国库岁入这样巨大的财富,哪怕是宁康帝,都一下子就动心了。
他也不是一点不怀疑贾琏的话,只是这么多年来,他知道贾琏对于海外诸国多有研究,他所说的大部分的话,都可以得到证实。
他忽然看向戴权:“取东洋地图来!”
“是。”
戴权领命下去,临行前还悄悄瞅了贾琏一眼。
第(2/3)页